冲压分板机是一种通过模具冲压方式将 PCB(印刷电路板)或其他板材按预设尺寸分离的设备,主要用于电子制造、电路板加工等场景。那么,下面小编总结一下冲压分板机操作中避免碎屑飞溅的全方位防护方案:

一、设备硬件防护设计优化
1. 全封闭防护罩设计
结构要求:在冲压区域加装透明亚克力或金属防护罩,罩体需覆盖模具上方及侧面(防护范围≥冲压区域外扩 10cm),并设置可开合的安全门(带联锁装置,开门时设备自动停机)。
附加功能:防护罩内侧可粘贴防飞溅橡胶垫或软质 PVC 板,通过缓冲作用减少碎屑反弹。
2. 负压吸尘系统集成
安装位置:在模具正上方或侧面安装吸尘口(直径≥50mm),吸尘口与冲压点距离≤15cm,确保碎屑产生时立即被吸入。
参数配置:吸尘器风量≥150m³/h,风压≥2000Pa,建议选用脉冲式除尘滤芯(避免粉尘堵塞),每周清理集尘箱。
二、工艺参数与模具优化
1. 冲压速度与压力调控
速度控制:将冲压速度降低至 10-15 次 / 分钟(常规为 20 次 / 分钟),减少瞬间冲击力导致的碎屑飞溅(速度每降低 5 次 / 分钟,飞溅量可减少约 30%)。
压力匹配:根据板材厚度调整冲压压力(如 1.6mm FR-4 板压力设为 6-7MPa),压力过大会导致板材碎裂飞溅,过小则可能产生毛边碎屑。
2. 模具防飞溅结构改进
刃口设计:将模具刃口改为 “阶梯式” 或 “斜刃口”(倾斜角度 5°-10°),使板材分断时受力均匀,减少碎屑崩裂;
吸附式模具:在模具底部加装真空吸附装置(吸力≥5kPa),分板时吸附板材防止抖动,同时吸附细小碎屑。
三、人员防护与操作规范
1. 个人防护装备(PPE)标准
必配装备:
防冲击护目镜(符合 ANSI Z87.1 标准),镜片需覆盖全眼周;
耐切割手套(如凯夫拉材质),避免徒手接触冲压后的板材边缘;
防尘口罩(N95 及以上级别),防止吸入金属或树脂粉尘。
2. 操作流程标准化
上料规范:板材需完全放入定位槽,并用夹具压紧(夹持力≥10kg),避免分板时板材移位导致碎屑飞溅;
异常处理:若发生卡料或碎屑堆积,需先停机并断电,使用长柄镊子或吸尘器清理(禁止徒手操作);
岗前培训:操作人员需通过防飞溅专项培训,考核内容包括防护罩使用、应急停机流程等。
四、辅助防护措施与维护
1. 防静电与防飞溅结合
在防护罩内侧及工作台面铺设防静电胶皮(表面电阻 10⁶-10⁹Ω),防止碎屑因静电吸附飞溅,同时避免静电对电子元件的损伤。
2. 定期维护检查清单
项目 检查频率 标准
防护罩密封性 每日 查看是否有裂缝或缺口,联锁装置是否灵敏(测试 3 次以上)。
吸尘系统效率 每周 用风速仪检测吸尘口风速≥5m/s,若风速下降需清理滤芯或管道堵塞物。
模具刃口磨损 每班 目视检查刃口是否有崩缺或毛刺,磨损量超过 0.2mm 时必须更换。
五、特殊场景强化方案
高硬度板材分板:如陶瓷基板、铝基板,可在分板前覆盖一层防飞溅保护膜(厚度 0.1-0.2mm 的 PET 膜),分板后撕除;
自动化产线集成:将冲压分板机接入全封闭自动化流水线,通过机械臂上下料,避免人员直接接触冲压区域,从源头消除飞溅风险。